在一些大型展览或场馆中,一些参展商往往共用较小的展览空间,这给展台的设计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展台设计师想办法改变不利的条件和因素,否则会导致整个展览活动的失败。如何利用现有的不利条件取得更好的展览效果?
1、为了使展台“明亮”,可采用灯箱结构。
展览采用K8系统(八边形展示架)或三向插框结构,镶嵌白色有机玻璃,内部安装直荧光灯,使展台通透,使人感觉轻盈明亮,展台形象突出,能吸引观众眼球。
2.展厅的环境可以结合全图和局部照片。
如果展厅比较矮,可以在天花板上安装成组的格栅灯,成排或成方块排列,或者用槽形灯照亮天花板。上海展建设者还可以用直管荧光灯做大面积发光吊顶,也可以用先进的“电致发光”照明技术,让整个场馆的天花板、墙壁、地面都亮起来。此外,靠墙的展柜背面和底部以及展台下部也配备了直管。
3.空间界面和显示通道应选择白色或浅色。墙棚面或道具所用的白色和浅色靓丽色彩的展示设计以及隔断的出现会增加空间的宽敞感,而深色调的使用则会让人觉得空间狭小压抑。
4.展位设计应采用小规模。在较小的展览空间内,展台形状和展示道具绝不能做得太大,而应与展览空间的规模相协调。音阶的选择要在上音阶的基础上,让听众感受到亲切和舒适。
空间的时效性。
在展览设计中,我们所说的空间是四维的。上海展览在这里建造,是为了在通常意义上的三维空间中加入“时间”的概念。时间意味着运动,没有时间研究空间会很无聊,没有意义。自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以来,人们加深了对空间的理解,知道空间和时间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空间是在看得见的实体元素限制下形成的看不见的虚拟体与感受到它的人之间的视觉“场”,它源于生活的主观感受。展台设计与时间息息相关。人们在展览环境中对展品的观看一定是一种动态的观看,时间是一种动态的解读方式。在展览空间中,人们必须经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从而形成完整的感官体验。空间的时效性是展示设计的客观因素。充分利用时间的“第四维”,是创造动态空间形态的基础,也是创造“流动美”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