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短,现场环境嘈杂拥挤。为了获得最佳效果,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统一处理,协商的原则是所有人都要有统一的口径,不能有不一致的招商政策的错误,否则客户会不满意,这就需要事先沟通,就引起误解的招商政策进行深入的沟通,具体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说辞,不同的经销商如何处理。上海世博会的设计和建设要有详细清晰的规划。
(2)合理布局,根据参展商的能力和经验,进行任务分配、商务洽谈、对外联络、后勤保障、展会信息收集等。任何事情都要具体到人,有明确的轻重缓急,这样才能在实战中分工协作,取长补短。
(3)形象礼仪,任何参展商都是代表企业面对客户,对于企业品牌来说不是小事。上海展览公司是市场第一人,经销商有实力。如果它的质量太差,就不能发展成代理商。同样,好的经销商也会这样考察企业,员工的素质体现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差的公司分销商会远离它。所以所有参展商都要重视。
根据对会展业不同层次和产业链的分析,国内会展业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知识产权问题,尤其是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提升我国会展业整体知识产权水平的关键。
1.国内展团的展览物品被仿冒怎么办?
作为一些展览项目,尤其是一些品牌展览项目的业主,国内展览集团的参展商最关心的是如何防止展览项目被仿冒和克隆。展览建设者,即展览的主题和内容不断重复和相似。在他们看来,形成品牌的展览和已经形成的展览,应该被视为具有“展览创意”的“知识产权”,受到保护。仅仅注册展览标识是不够的,他们还应该处理展览。
2、国外展会主办方:如何将品牌移植到中国。
一些国外的名牌展会移植到中国,往往需要寻找国内的合作伙伴。上海展览在继续使用原品牌展览名称和标志的过程中,存在对原展览品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认定问题。不排除一旦合作破裂,会引发知识产权纠纷。实践经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双方合作时应明确界定的重要而关键的法律内容。
3.展会项目的贸易商:品牌交易没有标准怎么办?
随着会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展位设计中会展业的资本运作将频繁发生,展览项目的交易量将逐渐增加。展览物品所有权的转让和交易,必然涉及展览物品品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转让和交易。虽然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此类交易行为和具体案例,但操作规程和规范没有及时出台,尤其是市场交易价值标准制定缺乏参考依据,使得市场出现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