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展厅设计方案获批后,即可进入施工图操作阶段。如果草图操作阶段以“构思”为主要内容,方案图操作阶段以“表现”为主要内容,那么施工图操作则以“标准”为主要内容,这是施工的唯一科学依据。多媒体数字展厅公司认为,如果脱离标准的控制,即使是最好的构想在美国也可能面目全非。施工图操作基于材料结构体系和空间尺度体系。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界面材料和设备位置,二是界面层次和材料结构,三是细部尺度和图案样式,界面材料和设备位置,主要体现在施工图中的平面立面图上。与方案图不同的是,施工图中的平面立面图主要展示了地板、墙壁、天花板的结构样式、材料边界及配比,并标注了灯具、采暖通风、给排水、消防排烟等,对于电器、电信、音响设备的各类管口位置,常用施工图的平面与立面比例为1:50,上海展览服务公司的关键界面可放大至1:20或1336010。
界面层次和材料结构主要表现在施工图中的剖面图,是主题多媒体展厅设计施工图的主要部分。严格的剖面图应详细显示不同材料和接口连接的结构。由于现代建材行业的发展,很多材料都有标准的安装方式,所以剖面图主要关注的是剖面线的比例以及不同材料的连接方式。常用的施工图剖面比例为1:5。
细节尺度和格局风格,上海展台的设计和施工主要体现在施工图中的细节节点细节。详图节点是对剖面图的详细说明,详图比例尺大多是不同界面转折和不同材料连接过渡的结构表达。常用的施工图细部节点比例为1:2或133601,图纸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133601的比例。由于1:2的比例容易造成视觉比例判断的误差,图案样式多为具体装饰图案在通往平面立面的途中的施工放样表现,自由曲线较多的图案需要加入坐标网。图案样式的施工放样图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比例。
多媒体数字博物馆交错空间在展厅设计中的出现,已经超越了封闭规整的界面和简单的层级划分。水平侧往往采用垂直围合面的交错配置,在水平方向形成空间的交错。在较大的公共空间中设置交错空间,就像城市道路中的立体交通一样,可以产生很强的层次感和动态效果,便于人流的组织和疏散,也增加了很多趣味性。
在交错的空间中,不同的空间往往相互交融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流动空间、不定空间、共享空间等特征。由活动策划建筑师贝吕明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中央大厅,通过巧妙设置和运用夹层、廊桥、3D展厅等设计手法,使空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极大地丰富了空间层次的变化。当人们从下面向上看时,他们的眼睛会穿过一系列有盖的桥。楼梯和直接通向顶部四个圆锥体的空间网格的天窗,阳光从上面落下,整个大厅活泼、轻松,充满了人文魅力,空间处理相当巧妙。
共享空间的产生是为了适应各种频繁的社会交往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需求。展馆建筑往往位于大型博物馆或展览馆的公共活动中心和交通枢纽,包含各种空间元素和设施,使观众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柔性空间。专业展厅设计中共享空间的特点是大、中、小,外、内、内、外,相互穿插,充满活力,在这样的空间中,既能充分地观众展品,又能满足“人看人”的心理需求。共享空间往往引入展厅的外部空间元素,因此也存在一些空间边界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