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台工作人员的培训。
为了保证良好的展览效率和效果,展台工作人员配备后,必须进行培训。临时员工和正式员工,包括高级员工,都应该接受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让展位工作人员了解展会目的,掌握展位工作技能,培养合作和集体精神。
展位人员的培训应纳入展会工作计划,成为常态化工作。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安排更正规的培训,至少在开学典礼前进行简单的岗位讲解和技术指导。培训可以在展位人员选定后立即开始。上海展览设计比较正规的培训形式有预备会或培训班,可以持续半天到两天,但要特别安排地点,尽量使用教具。例如,投影仪、讲义等。训练方法要尽可能正规,越正规训练效果越好。如果主要负责人参加展览,也要参加培训,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内容要系统化,培训资料要成套打印。部分欧美国家的会展行业协会、会展研究机构、会展咨询安排了专门的会展培训,并有专门的展位工作培训资料和视频,上海展览公司可以购买参考。培训材料应表明保密程度。培训内容和步骤可分为三个部分,安排如下。
介绍,包括人员介绍、准备介绍、展览介绍等。介绍的目的是让展台工作人员熟悉展览背景、环境和条件。首先,互相介绍自己。培训者和受训者不仅要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工作,还要介绍自己在展览中的知识和经验,包括展览和展位。
工作安排:为展位工作人员安排展位工作,提出要求和标准。展位上的每个人都必须知道,展览公司了解展览目的,安排展位工作,包括观众接待、贸易谈判、数据传播、公关工作、新闻工作和后续工作等。进行分工,提出要求和管理安排,包括工作时间、班次安排、每日展位会议、记录管理等。以及行政安排,包括展位工作人员计划表等。展会主要是为了闭幕,而展台的准备工作也是围绕这一点进行的,包括市场调研、准备货源、准备产品信息、准备贸易条款等。
首先要掌握“品牌原则”。
无论是承袭还是借用的展会项目,各部门都要就本行业或本领域的大型、高效、严密的组织管理展会达成共识,并重点推广,让参展商和专业参观者了解和认可,形成品牌效应。品牌因其广泛的认可度而具有“顶级优势”,这将对劣质品牌和假冒展会的出现起到抑制作用。当参展商拒绝参加没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时,他们自然会无处容身。
其次是“制度原则”。
行业管理制度的缺失是导致作弊展览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同行业的特点和管理体制不同,行业间、地区间的展会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上海展会设计中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作弊者创造了机会。尤其是“多头管理”的背后,隐藏着“多头漠视”。因此,我们强调企业在展会过程中要尽可能了解和掌握相关制度。同时,要呼吁各行业主管部门本着合作发展的原则,尽快协商出台一个统一的会展业管理标准,不要等到企业聚集在政府面前讨回公道才思考对策。
第三是“预防原则”。
回顾年内发生的多起作弊事件,我们发现,上海展位设计中参展商选展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也是作弊展商成功的重要原因。很多参展商对展会的价值、功能、方式重视不够,企业缺乏相关专业人员和配套部门。所以要提醒企业,参展不仅仅是展会主办方的事。确切地说,不仅仅是服务与服务的关系,更是展会主办方与参展商,甚至多方(包括你的行业竞争对手)的双赢关系。毕竟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卖产品。从这方面来说,关注并提高对展览的理解水平,是识别欺诈性展览的最佳方式。
倡导生活化管理模式,追求生态化发展,承接大型企业的展厅、展台、展览设计与施工以及会议活动的策划服务。,专注于文化创意,运用3D、展会建设者全息摄影等多媒体技术,从概念设计到实施,全产业链服务全球500强客户。